2025 草悟是一座運動場・「運動設計動腦工作坊」

當身體遇見城市:讓街角動起來的創意熱身

台中幾歲?草悟道幾歲?

如果說,一座城市的年齡不只用數字衡量,那麼「活力」會是另一種更貼近的說法。


運動,是城市活力的血液。我們熟悉的心跳、肌肉記憶、深呼吸節奏,也正與城市中無數的人、空間、動線一同律動。走進台中的草悟道,無論是晨跑時閃過的陽光、親子互動傳來的笑聲,還是傍晚狗狗撒歡的腳步聲,每一個日常身影,都是城市生命的節拍

2025年,勤美草悟團隊發起一場別開生面的「草悟是一座運動場運動設計動腦」工作坊,特別邀請水越設計主持,攜手來自建築、設計、劇場與社會創新的各地創意夥伴,透過一場工作坊,探索「運動」在城市中的更多可能。

打開對「運動」的重新認識

我們並不打算談論肌力訓練或減脂公式。相反地,這次創意熱身的初衷,是想邀請大家從身體出發,重新理解「動起來」這件事。

不是每個人都熱愛運動,但每個人都願意擁有靈活的肢體——我們希望的是,讓運動成為貼近生活、簡單自然的選擇。它可以是一段樓梯、一次牽狗散步、飯後的一個小小伸展,甚至是午後坐在公園裡,練習讓呼吸變得輕盈。

參與的團隊橫跨不同領域,從空間設計師到劇場工作者、社會創新實踐者、長期耕耘社區的創作者,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視角加入對話。也因此,在我們提出「怎麼讓草悟道動起來?」這個問題時,回應的圖像五花八門——有人的腦中浮現集體韻律操,有人想到陪長輩散步的貼心路線,也有人設計出毛小孩的瘦身運動,這些點子,正是街區想像的起點。

身體與城市的初次握手

在工作坊開始前,所有參與者進行了一場實地踏查,沿著草悟道走了4.7公里。從勤美誠品、草悟道、勤美術館、到台中市民廣場與 PARK2,沿途經過 LED 大螢幕、水池、逃生梯與大小轉角,大家逐一感受這條軸線上的紋理與可能。

有趣的是,儘管看似簡單的一段路,有些人卻出現疲態。是走太久?還是我們太習慣被城市「運送」,而少了真正用身體去接觸它?

短暫的休息後,午後進入更輕鬆的互動時段。參與者們各自帶來一件與日常運動相關的物品作為開場,從呼拉圈、桌球拍、復健球、彈力帶、到射飛鏢與繩索,大家邊動邊聊,也從「我是誰」慢慢走向「我們怎麼讓街角動起來?」這個更貼近現場的想像。

在彼此認識的過程中,也看見:運動不只是流汗燃脂,它也能是陪伴、療癒、或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。

圖片3
圖片6
圖片5
圖片4

草悟道的日常運動觀察

有些人注意到,一早就有媽媽們集體跳舞;也有人記錄下中午用公共長椅做伸展的上班族;還有黃昏時分,一邊遛狗一邊放鬆心情的居民。

這裡不只有晨跑族,還有很多「想動但不想累」、「想放鬆又不想被訓練」的日常使用者。他們的需求與想望,也正是我們重新設計運動場域的起點。

運動的定義,不需要單一標準。它可以是社交的、療癒的、集體的,也可以是靜默的、隱性的、純粹個人的。

初步想像:街角運動未來式

根據團隊的創意發想,未來的草悟道上,可能會出現這些場景:

一面大型LED螢幕,在黃昏時分播放難易適中的體操影片,讓市民自然而然地在台中市民廣場上跟著律動。紅綠燈下的舒壓拳擊、挑戰不同級數的上樓梯方式、數位投影蚊子讓人躍起、設置可彈性共用的移動道具車、鼓勵街坊居民或遊客隨手取用繩索、伸展棒、平衡球等等,探索身體的可能性,城市多樣性運動靈感。

運動不是目的,是開始

這場由勤美草悟發起的創意熱身,不只是一次工作坊,更像是一場與城市、與自己的對話。我們相信,當我們願意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,讓心跳被聽見,那麼生活,也會開始變得不一樣。就像馬丁‧路德‧金恩曾說的:「你不必看到整段樓梯,只需跨出第一步。」因為當我們開始動,城市會出現能與我們一起呼吸、一起變老、一起玩耍的夥伴。

四月起,勤美草悟將展開實地實驗,讓這些點子逐一浮現在街角,邀請更多人一同加入這場關於運動、空間與感知的夏日探索。你可以選擇走樓梯的那2分鐘,也可以選擇停下來看看那棵老樹,甚至只是深呼吸——那都是一次與城市的溫柔互動。

身體與城市的關係,從來不只是「使用」與「被使用」,更可能是一場親切,甚至有點可愛的重逢。

參與團隊|
天晴設計
東海醫院工作室&青沐設計
中間研究室
小路映画
滾出趣人生實驗所
諸羅設計塾
聯覺空氣工作室
慢熟工作室
貓草影像
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
都市酵母|agua・林舒・高偉恩
勤美草悟夥伴|草悟系・勤美 誠品綠園道・金典 綠園道商場・PARK2草悟廣場・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

文字紀錄|
agua